【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觉珵 左甜 丁洁芸】7月2日上午,“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这是中国首次举行以“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建设为主题的论坛。
“恰逢其时”,外交部条法司司长徐宏2日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此次论坛。“各方都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开展了5年,现在正需要加强讨论法治领域的合作,寻求如何通过法律和规则来保证‘一带一路’健康地发展。因此中方一提出举办这一论坛的建议,就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
作为“一带一路”框架下探讨法治合作的平台,本次论坛的与会者也颇具普遍性。据徐宏介绍,与会的300多名代表来自40多个国家和10多个国际组织,其中既有政府部门官员、法律从业人员,还有学者、教授等,既有发展中国家代表,也有欧美发达国家的代表。
徐宏告诉环球网记者,此次论坛的议题十分广泛,与会者的讨论也很深入。“代表们谈到了包括规则的构建、法律服务、争端解决等在内的各方各面”,徐宏表示,这说明法治合作领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本次会议只是一个起点,一个良好开端。”徐宏还透露,会议成果将在3日闭幕时以主席声明的形式发表,梳理此次会议达成的共识,并为未来工作提供指引。
“一带一路”作为由中国提出、国际社会广泛参与的倡议,其在法治合作领域也延续着“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在论坛开幕式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规则和法治即是“一带一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和挑战的安全阀。徐宏称,这说明法治起到一个基础性作用,这一点上和其他国际机构、国际组织都有相似之处。未来“一带一路”要发展好,需要法治来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王毅国务委员在开幕式上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出资实施“一带一路”法治合作研修项目。为何要实施该项目?对此,徐宏表示,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和门类很多,而各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都不一样,存在分歧很正常。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加强各方的协商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互信。此次王毅国务委员宣布中方出资建立该项目,也是出于加强中国与有关国家之间的法治能力建设和法律交流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