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丝路精神携手打造新时代中阿关系

发布时间:2018-07-12 13:16:39 |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肖天祎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中阿合作,阿拉伯国家,新局面,一带一路,丝路

沙特阿拉伯政府日前将麦加轻轨运营合同授予这条轻轨的建设者——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合同金额为3.5亿里亚尔(约合9300万美元)。图为6月20日,中国铁建正对麦加轻轨项目进行试运营。新华社发

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10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新时代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讲话,为中阿关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阿合作绘就了美好蓝图。

1、携手打造新时代中阿关系

中阿同属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开发、产能合作、科技教育等方面互补性强,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阿将继续发扬丝路精神,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理念,共同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

中阿合作论坛是中阿共商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成立于2004年,至今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回顾这短短14年的历史,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风雨同舟,携手共赢,取得了累累硕果。尽管近年来阿拉伯国家曾普遍遭遇“阿拉伯之春”带来的持续动荡,国家政权和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挑战,但中国始终坚持互不干涉内政、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合作原则,始终坚定地同阿拉伯人民站在一起,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正义事业和发展目标。

阿拉伯国家也希望将其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和“1+2+3”合作格局战略思想的引领下,中阿合作的外延逐渐延伸到了产能合作、人才培养、妇女权益保护、科技交流等多个领域,推动中阿关系迈入新时代。

2、“一带一路”凝聚发展动力

面对当前全球化中增长动能不足、发展平衡欠缺的困境,“一带一路”倡议为中阿合作带来新的动力,吸引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向中国“取经”。

中国正助推阿拉伯国家实现工业化。以阿盟总部所在地埃及开罗为例,距离首都约50公里的斋月十日城是开罗重要的卫星城,也是埃及政府在沙漠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工业区所在地。当前连接两地的交通方式只有开罗—伊斯玛利亚公路,运输能力远不能满足经济持续发展和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急需新建大运量的轨道交通以解决沿线居民出行需要。中国中铁-中航国际联合体与埃及政府达成协议,将为埃及建设连接开罗市区、斋月十日城和新行政首都总里程约66公里的双线电气化轻轨,惠及沿线十余个卫星城近500万居民的日常交通和经贸往来。该项目是中埃两国历史上第一个合作建设的轨道交通项目,也是中埃两国“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代表项目,是中国铁路建设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的范例。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设立经济特区、逐渐完善局部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经验也被阿拉伯国家借鉴。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二期已经投产,中国-沙特(吉赞)产业园、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等合作项目均已启动,这是“一带一路”框架内传播中国智慧、开展产能合作的成功典范。在中阿经贸合作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和“1+2+3”的经济合作格局带来的成果正在惠及中阿人民。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理念指引下,中阿经贸合作的内容和质量越发丰富。

3、文化交流熠熠生辉

中阿文化交流始于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绘有阿拉伯图案纹饰的青花瓷便是中阿文化交流互鉴的一大见证。迈向新时代,中阿双方高度重视文明对话交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

目前中国在9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12所孔子学院和4所孔子学堂,“欢乐春节”“中国文创产品展示周”等中国特色活动陆续走进阿拉伯国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民了解中国文化。此外双方在科技、教育、旅游、民俗、出版传媒、饮食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深入交流,开创了中阿文化交流的新局面。文化交流带动中阿民心相通,促进了双方的经贸合作与政治互信,为“一带一路”倡议奠定了基础。

中国愿同阿方一道,继续同阿拉伯国家加强文明对话,为中阿文化交流带来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推动中阿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未来中国将继续从阿拉伯国家邀请青年领袖、科学家、科技人员来华研讨,邀请宗教人士、政党领导人访华交流,为阿拉伯国家提供1万个各类培训名额,再向阿拉伯国家派遣500名医疗队员。埃及《宪章报》评价称,埃及应借助“中阿合作论坛”提供的良好机遇,与中国进行科技和政府管理人才的交流,并作用于自身发展。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