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8日讯(记者 沈则瑾)7月16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庆40周年暨“‘一带一路’建设理论与实践丛书”新书发布研讨会在上海社科院总部举行。丛书共计八本,从金融、贸易、投资、全球治理、大国合作等八个方面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上海社科院院长张道根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得到了各方响应,实践走在了理论研究之前。但随着“一带一路”在实践中碰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对这些涉及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战略性谋划更需要系统的理论研究。这套丛书是世界经济研究所科研团队对“一带一路”建设相关领域进行集体攻关的科研成果。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教授在主旨演讲中提出,金融体系的构建对于“一带一路”走得更深、更远、更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强化建设银行融资的两个支柱作用;第二,“一带一路”的金融体系需要资本市场的双重开放;第三,突出外汇和人民币在“一带一路”融资当中发挥的作用;第四,管控好国别与区域两种金融风险,形成风险管控机制。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张幼文研究员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一带一路”研究要关注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理论上要深刻认识“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其二,实践上要排除障碍。
在理论上,需要认识的内涵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一带一路”代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阶段;第二,“一带一路”体现了国家发展的布局变化,内陆地区、中西部地区走到了开放的前沿;第三,对全球化投资超越贸易规律的体现;第四,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是一种全球发展,即共同发展;第五,体现了新的投资理论,即国家战略指导下国有企业对外投资。
在实践上,需要排除的障碍同样包括五个方面:第一,突破来自于发达国家的阻力;第二,改变发展中国家东道国对发展的认识不足;第三,排除贸易在便利化问题上存在的障碍;第四,排除投资便利化障碍;第五,突破融资的障碍。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一带一路’建设理论与实践丛书”主编权衡研究员在介绍丛书撰写缘起时指出,该丛书撰写的着眼点包含两个方面。其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全球化出现重大变化,全球的投资贸易、金融以及要素流动,包括全球治理国际规则等方面亟需新的力量、新的因素这一背景下的重要选择。因此,“一带一路”倡议某种意义上是全球层面的新动力、新因素和新的公共产品。其二,“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在国际层面对世界经济有多方面影响,对中国国内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不仅包括结构性调整,产能过剩结构性调整,还有助于带动中国的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和开放联动。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前所长伍贻康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在学术角度要有严格、科学的研究,对于这一全球和长远价值的构想,需要切实研究,防止泛化。“一带一路”的建设本身和形势发展,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对这一宏大项目与构想的研究,需要跟上时代,跟上动态的发展。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教授指出,在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在理论上有三个问题很重要:其一,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的平衡问题。其二、中国的利益和其他国家的利益,其他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第三,短期、中期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平衡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殷德生指出,“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实现包容性增长,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中国需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其他国家也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只有实现包容性增长,才能解决文化、宗教、意识形态、法律等一系列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教授指出,研究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区域的投资,需要细化。应借鉴欧美的投资研究方式,将投资的产业、区域分布,包括空间计量方法,进行详细研究。同时学习他国投资经验,避免重复“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失败教训。
上海市欧洲学会会长,上海社科院世经所徐明棋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一带一路”研究,应注重将其经济核心内容进一步彰显出来,围绕国际经济合作各个层面,特别是贸易、投资以及产业合作等领域,深化各个层面的内容研究。应将上述内容提升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进行总结,梳理当前面临的困难,避免地缘政治风险。
上海社会科学院前副院长、历史研究所前所长黄仁伟研究员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天,“一带一路”倡议遇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层面挑战。宏观层面就是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外部大变化是倡议之初难以预料的。微观层面是“一带一路”倡议落地以后,许多推进过程中的问题是原来没有预料到的。当前“一带一路”遇到的困难是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当前,迫切需要回应外部对“一带一路”的几个疑虑。其一,是所谓中国的“地缘扩张论”;其二,是“债务陷阱论”;其三,是“中国模式输出论”;其四,是“国际秩序论”;其五,是“产能过剩论”;其六,是“封闭市场论”。对于上述疑虑,“一带一路”的研究既要在理论上解决问题,又要在实践中解决疑问。
《“一带一路”建设理论与实践丛书》共由八部专著组成。《“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开放型经济新阶段》由黄烨菁、金芳、周大鹏、李佩璘等学者撰写,重点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形成后产业国际价值链、贸易与投资的互动效应、产业国际化和工业园区的海外延伸等领域的新问题。
《“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自由贸易区发展》由彭羽、沈玉良、唐杰英等学者撰写,基于全球化“二次松绑”和国际贸易规则发展新趋势的背景,重点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因其参与全球分工程度的不同而形成差异性的贸易类型,以及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结构特征和贸易关系的变化。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新方向》由赵蓓文等学者撰写,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特点与投资重点、“一带一路”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中国企业到“一带一路”国家投资的金融制度安排、贸易制度安排和产业制度安排,“一带一路”投资和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以及中国企业投资“一带一路”国家的区域分布与主要特点等重要问题。
《“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新机遇》由周宇、孙立行等学者撰写,聚焦于“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研究,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构成了我国开放总战略下“走出去”的三重架构。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新突破》由苏宁等学者撰写,主要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中国促进自身参与全球治理的主要突破方向以及多层次战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带一路”倡议与大国合作新发展》由胡晓鹏、智艳、姜云飞、陈陶然撰写,重点选择了美国、澳大利亚、欧盟、俄罗斯、印度和日本六个国家进行分析,力求客观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的他方观点及其政策回应。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国-东盟经贸新合作》由尤安山等学者撰写,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东盟国家发展战略衔接,中国-东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投资产能合作、贸易合作以及人文科技合作等诸多问题进行研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合作新机制》由姚勤华、胡晓鹏等学者撰写。从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现实基础出发,系统地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区域经济政治影响进行了全面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