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能源架起“一带一路”青年成才“彩虹桥”

发布时间:2018-08-08 09:11:53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刘积舜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彩虹桥,一带一路,石油大学,青年学生,课程衔接

“我爸爸年轻的时候在中国学习过,我的哥哥姐姐也都来中国留过学,我自然不能例外,也要到中国上大学。我一直喜欢石油工程专业,所以选择了中国石油大学。”这个暑假,来自也门的留学生沙卫在实验室、图书馆里为未来的学业做着忙碌的准备。9月初,刚刚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得工学学士学位的沙卫诗将继续开始攻读硕士研究生。

像沙卫诗一样,在这个以能源为特色的高校里还有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和上合组织成员国的300多名留学生,这些青年学生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壮大,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校园里刻苦学习着。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双一流”建设为契机,近年开始向“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上合组织成员国输送高层次人才。

彰显特色,“一带一路”、上合组织架起来华留学“彩虹桥”

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召开期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珍珠正在紧张地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她依然坚持申请并最终如愿成为一名上合峰会志愿者。

没有汉语基础的珍珠在校期间给自己定下了紧张的学习时间表——每天6点钟起床练习中文、学习专业课程,有时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本科四年,珍珠从没有挂过科,毕业后还顺利地考上了研究生。

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姚军介绍,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先后与“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校企联盟、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中欧工程教育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特色较为鲜明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格局,为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开展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

在培养来华留学生方面,学校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能源特色和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能源领域,吸引了大批留学生来校学习。

以能源为媒,学校架起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青年学生来华留学的“彩虹桥”。

追求卓越,培养能源领域国际创新人才

来自俄罗斯的扎伊尔三兄妹曾经先后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习石油工程,举家“组团”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习,是对学校教育水平的充分肯定。

吸引扎伊尔兄妹这样一起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习的,是学校能源学科在中国乃至国际的学术地位和良好口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化学工艺、油气储运工程5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6个一级学科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全国前十名。学校充分发挥能源学科优势,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上合组织成员国设立 “一带一路”国际交流专项基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种子”基金和奖励基金。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联合培养和海外交流项目,建立与学生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在课程衔接、学分认定、学籍管理等方面积极推进改革。

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栾凤池介绍,学校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从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及管理方式等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与开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语教学模式以及专业全英文授课教学体系;学校注重学术研究与学科专业建设的社会价值,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和国际教育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2014年以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每年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留学的青年学生一直稳定在550人左右,不仅仅包括本科生,还有研究生和博士生。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培养输送了石油生产、机械、电子等领域的数千名国际型人才。

“科技是国家强盛的重大助力之一,每个爱国的人都希望国家强大。我一定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去,建设自己的国家。”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读化学工程与技术方向研究生的哈萨克斯坦小伙叶尔哈力,立志要成长为能源领域的国际化创新人才。

文化为媒,促进中外青年相通相融

“了解得越多,我就越被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吸引。”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留学的塔吉克斯坦学生艾明江说。据了解,近年来,塔吉克斯坦也掀起了“汉语热”。

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园里,艾明江第一次接触京剧、品中国茶、阅读经典名著《红楼梦》、《白鹿原》,他还将《论语》翻译成塔吉克语、英语和俄语,成为了中塔文化传播的热心使者。

为了营造多元文化氛围,促进国际人文交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积极举办暑期学校、世界一流大学日、国家日、国际文化节等校园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以文化为媒,促进中外青年学生在一起成长中相通相融。

“《论语》里我最喜欢这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艾明江希望有更多的塔吉克斯坦大学生来中国留学,更多的中国大学生去塔吉克斯坦留学。艾明江在塔吉克斯坦当教师期间教过200多名学生,其中的40多名现在都在中国留学。

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和上合组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来校学习。正在读博士的俄罗斯留学生卡佳已经在中国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中国的发展让世界瞩目,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交流,为中俄的共同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是卡佳在中国的梦想,她正在为这个梦想而不断努力。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