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共话“一带一路”:优化风险管控 破融资难题

发布时间:2019-03-28 09:16:47 | 来源:央广网 | 作者:陈锐海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一带一路,融资难,融资风险,融资平台,融资问题

央广网博鳌3月27日消息(记者陈锐海)“70多年来,支撑全球化的软硬基础设施出现明显的老化。每年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超过1.75万亿美元,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缺口达到了1.5万亿美元。这制约了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以“一带一路:为全球化‘修路’”为主题的2019博鳌亚洲论坛分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张燕生认为,全球化需要“修路”,中国倡导各国共建“一带一路”,启动了为全球化“修路”的工程。

以“一带一路:为全球化‘修路’”为主题的分论坛在27日举行。(央广网记者 张凯航 摄)

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董事长金立群看来,任何的国家、任何投资者在任何的地方做的项目,只要是促进全球和区域合作、平和发展的,它就是“一带一路”的项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他认为,推动互联互通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能给各地人民带来新理念、新技术,带来发展的机会与繁荣的成果。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对此表示认同。她说:“‘一带一路’倡议,反映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基本规律的思考,是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提出的解决方案。”

邹加怡说,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财政部和27个国家的财政部门一起核准了“一带一路”融资的指导原则,和6家主要的多边开发银行签署了“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通过这些政策框架,鼓励参与‘一带一路’的各方能遵循国际通行的规则,同时适应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也遵循市场的基本规律。”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Shamshad AKHTAR也认为,想要共建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就得形成对话,在开放、理解、包容、互利的基础上制定合作的政策框架,做好风险管理,解决融资问题。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融资难是目前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据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郑之杰分析,部分国家经济能力弱造成财政出资能力有限,加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短期投资回报率低和不确定性因素多等原因,造成资本介入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较大。他说,2030年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达到94万亿美金,但其中有1/5无法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

为此,郑之杰建议搭建更开放包容的融资平台,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国际资本、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等各类资本的优势,形成推动“一带一路”发展的合力。同时,他认为需要多边共同建立科学、合理、系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管控融资风险,降低融资难度。

“优化金融风险管控可以为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更多资本。”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嘉良表示,除此以外,还要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调解机制,来处理合作中出现的争端。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