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任晶晶
编者按:“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国际经济合作倡议,为世界经济增长挖掘新动力,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光明网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推出系列解读稿件,带你领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发展前景。
4月25日至27日,以“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演讲中概括了“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积累的经验,反映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未来前景。打造“一带一路”升级版已成为中国政府和“一带一路”国家的集体共识。未来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个体发展与联动发展之间的关系。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规模、体量和效益举世瞩目,也积累了大量成功的发展经验和发展理念。当前,如何在个体发展与联动发展之间搭建一条合理的路径,中国能否在发展中国家总体性联动发展中获益,成为当前亟待解决并需要向世界说明的问题。现在,“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会遭到一些无端指责,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向世界解释个体发展与联动发展之间关系方面,并不特别清晰。
二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除“一带一路”倡议外,国家还提出“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性、联动性的发展战略。能否在整合国内资源,调动国内积极性,在实现国内政治动员和区域性联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外部性效应的提升,提高国内发展的边际效应,是中国在今后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三是要处理好政府和企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政企统筹的问题。“一带一路”的有效推进既要靠政府,也要靠企业,两者是落实“一带一路”的双引擎,需要同步驱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要发挥政府把握方向、统筹协调的作用,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在宣传推介、加强协调、建立机制等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同时要注意构建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广泛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合作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
四是要处理好地缘政治现实与线路规划之间的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大概念,涉及到大国关系、周边安全、区域合作、文化交流、全球治理、多边外交等中国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推进过程中,“一带一路”的开放性问题应当被提升到一个重要位置。“一带一路”和“多带多路”齐头并举,推动“一带一路”第三方合作广泛开展,应该成为中国推广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路径选择。在此过程中,当一些合作项目出现梗阻或问题之后,媒体上经常出现过分渲染问题严重性和质疑“一带一路”倡议前景的声音。在许多情况下,项目本身出现问题是由于缺乏科学论证和市场竞争导致的。对于这类问题,要冷静分析,客观评估,切不可盲目传播、人云亦云。
五是要处理好学术研究与政策导向之间的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新生事物,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政策导向难免存在一定认知上的差异。“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六年来,已经从“大写意”走向“工笔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上厘清“一带一路”倡议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为宏观政策和顶层设计提供更为有力的智力支持。
六是要处理好经济利益与道德风险之间的关系。如何澄清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的谣言和认识误区?“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性如何实现?“一带一路”风险防控和预警机制建设从何抓起?解决这些问题,要在理念上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不能简单把“一带一路”和全球化的某些外在表现形式挂钩。“一带一路”在本质上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倡议,不是地缘政治工具。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应尽量推动“一带一路”回归经济外交的本质;应通过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方式,突出和彰显“一带一路”的经济合作倡议属性。
总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不追求地缘政治目的,也不像某些西方媒体说的那样,似乎中国在借“一带一路”建设推销过剩产品或产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要使沿线国家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质,还需要做大量工作。某些发达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抵制是出于其维护传统势力范围和利益的考虑。而“一带一路”倡议所包含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确冲击了那种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自我优先的霸权理念。当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时,实际上触动了传统国际关系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大国、强国优先,就是以实力获取利益,就是弱肉强食。共商共建共享是全新的合作理念,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中小国家普遍支持,但是遇到了来自发达国家的抵触。因此,这种博弈将会是长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