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恒山:推动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五个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9-07-24 16:08:21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范恒山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范恒山,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关键词

作者:范恒山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

中小城市是国家空间格局的重要支点,是推动区域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基点和有力支撑。中小城市连接城乡、准入门槛低、具有丰富的农村资源要素做支撑,发展潜能十分充足。大部分中小城市发展的自然性较强,且结构简单、调整的弹性较大,相对而言,其变革转型比较容易,相应的社会成本也较低,这就给有效治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认识这一点,有助于把握中小城市的发展优势,科学决策。

推动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利用好中小城市的优势,要紧扣五个关键词下功夫、做文章。

第一个关键词:精细

精细体现品质、代表高度,反映管理能力、衡量操作深度。对于所有城市而言,精细管理和精细发展十分重要。精细不仅体现在规划设计的严谨细致和建设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还应体现在强有力的规则约束和不含糊的执法监督方面。规划设计、建设构造不能留死角,监督管理更不能留死角。

做到精细化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一方面要树立思想高度,要有信用和信誉的考量,有向历史和人民负责的精神,要有立标杆的境界;另一方面要遵循客观规律,一些城市发展质量不高,难以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此,必须要考虑发展阶段的要求,不能为个人形象、为政绩名声讨巧卖乖,不能不假思索的简单套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要为大众利益着想、为未来发展着想。

第二个关键词:协调

协调是发展的需要,是和谐的支撑,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基于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来考量,推动协调发展要做到四个方面:

一是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应当是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的有机结合体。但“三生”的协调不简单是三种功能的物理拼凑,而应当是从整体规划到具体设计都能体现全方位多层次的交融耦合。在高质量发展前提下的“三生”协调,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把绿色作为全部经济社会活动的底色,融入到生产格局和生活方式之中。

二是供给与需求的协调。供给端核心的因素有两个:产业方面,要不断优化城市的产业布局,促进城市各类产业发展的动态平衡,还要不断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强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水平支撑与人文情怀渗透;人口方面,要实现多元化的产品、服务供给,必须有多样化的人群,形成适度的人群规模和合理的职业结构,从而形成城市各类人群的合理分工、相互支撑的动态协调。

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城市不仅要有高度发达的经济、坚实美观的建筑或基础设施,还要有独特的精神和品格,城市市民要有社会责任心、有信用和荣誉意识、有崇高的道德风尚。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应当包括人的高素质和高修养,要把正直善良、乐善好施等基本品德锻铸于每一个人身上,必须以人为中心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协调。

四是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是推动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关键内容,在这方面,要基于大局和长远考量,着眼于体制机制建设,一体设计、分类处置、分步推进,使城市和农村相互补充、共同支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第三个关键词:活力

活力彰显气势、活力蕴藏能量、活力聚集人气、活力也预示着前景,一个高质量发展城市必然是具有充沛活力的城市。

城市活力最直接的呈现是经济活力。经济富有活力体现在诸多方面,主要是速度快、动能足;物品丰富、购销两旺;就业充分、财税增长等。经济活力主要来自于产业发展的活力。产业发展要具有活力,应该具备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具有成长性,体现着当前和未来的需要;二是拥有适应度,紧紧契合着市场需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是体现高附加值,能够实现尽可能高的效率和效益;四是富有竞争力,在区域和更大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

产业的活力来自于人的创新创造的活力。而人的活力,既包括全体市民积极努力的工作,更包括作为关键主体的投资者能动性的生产经营活动、科研工作者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的活力来自于体制机制的活力。所以核心是要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全体人民的创新创造活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构造稳定、公平、信用、透明、可预期的生产经营条件基础。

第四个关键词:厚实

厚实就是丰厚扎实、基稳盘固、力足势强。厚实是高质量发展的结果,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呈现。构筑中小城市的厚实基础应该从以下方面加强努力:

第一,有坚实的产业体系。富有活力和可持续能力的经济发展往往以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基础。作为支撑,这种经济寓含着“四有”:一是有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产业;二是有关键核心技术;三是有在区域和国际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和商标;四是有较强的抗风险的能力。有了这四点,产业体系就必然坚实而具有活力。

第二,有紧凑的城市格局。最直接的体现是,城市发展不贪大求广、盲目扩张、粗放随意,而是集约性强、集中度高。把城市做大不是本事,真正的本事在于把城市规模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做强做优。

第三,要有“坚而智”的基础设施。所谓“坚而智”就是坚实和智能。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城市而言,基础设施必须是坚固的,同时也应该是融合最新科技成果的智能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海绵城市、数字城市和信息城市。

第四,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一个现代城市应该具有鲜明的城市形象,包括独具特色的人文风貌和良好的社会风尚。而广大市民的荣誉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意识都应该是作为鲜明城市形象所必须的内涵和内容。   

第五个关键词:温馨

推动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很需要使用到“温馨”这个词汇。城市不应该是冷酷无情的,应该是充满温馨的;城市不应该只有冷冰冰的水泥森林,而应该具有人文关怀。

比较而言,中小城市更容易做到让人感到温馨。温馨需要软硬件一体支持,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统一,需要人文与自然和谐交融,需要“放”和“治”的灵巧结合。城市温馨最基本的源泉是让市民有明显的获得感,在增进福利、保障权益等方面,要不断缩小城市不同人群间的差别。作为城市管理者,对于涉及到基本民生和公共服务的事项,都应做到所有城市民众拥有同等权利。同时,要努力打造城市的独特个性,创造不一样的城市风貌,形成不一样的城市管理。在城市面貌、城市形象、城市品格方面体现特色、体现差别。

对于中小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创造城市的特色和差别而言,应该用到一个词——“一般+”,“一般”是所有城市共同需要的东西,而“+”则是要+特色、+特点、+特征,通过“+”创造区别、形成区别。有了这种区别才能产生美感、焕发激情,才有满目温馨。所以,“温馨”这个词虽然很文学化,但是在经济学意义上用它来体现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特征,也是较为贴切的。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