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中国在行动

发布时间:2019-08-13 11:20:20 |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李晓 等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价值链,中国服务,中国标准,关税战,全球经济


  李钢 郭红松绘

  洪俊杰 郭红松绘

  王瑞彬 郭红松绘

中国为以色列研制的轻轨列车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型式试验。后续车辆正在制造,预计2021年全部交付。新华社发

【智库答问·关注中美经贸摩擦系列访谈】    

本期嘉宾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 李 钢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                   洪俊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王瑞彬

1.中国已成为连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价值链的枢纽国

光明智库: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遏制的时代潮流,各国日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格局。当前,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什么地位?如何在全球价值链的框架下看待中美经贸摩擦?

李钢: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现代化取得了非凡成就,但是工业化还只到中后期,目前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总体处于中低端。

中美两国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条件下,本已形成了相互依赖、高度互补的价值链分工格局:中方在轻纺家电等一般消费品上占据优势,美方在高科技、资本品以及服务出口上占据优势。中美贸易中加工贸易占据一半份额,中间品贸易是连接两国贸易投资的主要纽带。但是,此次美国单方挑起经贸摩擦,想要打破由市场决定的合理分工格局。美方企图对中国在经济上“脱钩”、产品上“替代”、企业上“剔除”、产业上“断链”,阻遏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经贸摩擦没有赢家,任何加征关税、高筑壁垒的做法都会扭曲价格,导致相关产品国内销售价格上升,最终由终端消费者买单。中国已经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从规模上看美方并不占据出口竞争优势。

洪俊杰:在全球价值链呈现双环流的格局下,中国已成为连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价值链的枢纽国,是“共轭环流”的核心国家之一。在中国与发达国家价值链中,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组装加工环节,出口高端零部件,我国在完成组装后出口到全球;在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价值链中,其他发展中国家向我国出口初级产品和中间品,我国以国际产能合作、国际工程承包等方式,引领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

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美国挑起的经贸摩擦不仅会影响中美两国经济,也会严重冲击供应链条上的其他国家,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影响。

王瑞彬: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最大的商品出口国、第二大商品进口国,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非常高,但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和经合组织发布的国家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生产者,美国则是全球最大的消费者。实际上,中国不仅已是全球价值链上北美、欧洲、亚洲三大生产中心的核心国家之一,而且正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中国出口产品的国内附加值占比稳步提高,从2007年的65.83%升至2014年的70.65%。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制造业承担高水平、专业化分工的能力大幅提升,更多地参与到更具高附加值的生产活动之中。同期,美国则在波动中略有下降,从2007年的85.98%降至2014年的84.72%。从全球中间品贸易角度也可以观察到这一趋势:2007年至2016年,中国在全球中间品贸易中进口占比从22.59%降至22.54%,总体稳定而稍有下降。同期,中国对美中间品进口占比则由23.57%降至19.71%。主要原因在于:在双方货物贸易中,占较大份额的电子、机械等产品国内供应链进一步完善,对原需从美国进口的中间品替代能力增强。此外,中国已成为越南、印度等出口加工国最重要的中间品出口方,在各国中间品进口总量中占比均超过30%。

日前,第12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刚一结束,美国即宣布拟对中国其余300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贸易量如此巨大的两个大国对经贸关系加以调整十分正常,但需以平等协商的态度进行,而非像美国这样扭曲供应链,甚至试图迫使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低端锁定”。

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是,如何把握好中低端和中高端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以保持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稳定。一方面,对中高端产业须鼓励发展,促进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跃升。另一方面,对中低端产业应有选择、有序地引导调整布局。

2.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被迫调整

光明智库: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当前美国不断升级经贸摩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对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格局会带来哪些影响?

李钢:二战之后,在以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下,国际贸易获得了空前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分工视角看,先是从垂直分工到水平分工,再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从国际交换视角看,则是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再到产品内贸易。当今世界,全球价值链分工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大幅增加,全球经济从未像今天这样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美国却掀起了反全球化的逆流,增加了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持续的经贸摩擦使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被迫调整。美国要求其跨国公司回归国内,违者征收高额利润税,迫使其以回岸、近岸的方式重新进行全球生产布局。事实上,从上届美国政府实行“制造业回归”政策以来,全球价值链已经在缩短,而区域价值链则在加强,全球价值链格局还将持续调整并产生重大变化。

近期,美方给中国扣上了“汇率操纵国”的帽子,不仅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华货币政策的结论相反,而且罔顾事实,违背了基本判定标准,其目的是为发起新的对华关税战寻找借口,达到全面脱钩断链的目的。

王瑞彬:一年多来,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近日美国又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已严重阻碍了两国之间乃至全球贸易、投资活动,造成世界市场动荡,干扰了原有全球价值链的正常运转。但是,中美经贸摩擦尚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全球价值链由发达国家主导高附加值环节、发展中国家专注于低附加值环节的总体格局。对中国而言,美国层层加码的极限施压策略,迫使部分国外劳动力密集、技术水平不高的中低端产能,向具有生产成本、贸易成本比较优势的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地转移;部分日本、韩国、美国等企业将迁回国内。尽管美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推动“去中国化”的意图明显,但将中国孤立于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体系之外并不现实。中国自身作为全球供应链亚太中心的优势地位仍然稳固,今后可考虑通过统筹对外投资、共建“一带一路”等方式,稳步构建中国发挥关键作用的新价值链分工体系。

洪俊杰:美国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行径,明显扰乱了全球生产网络。部分跨国企业被迫调整投资和采购决策,将生产链条重新布局。但是,以工业体系完整度来计算,中国已经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而且市场潜力巨大。一些新兴国家产业规模和市场较小,工业体系不完整,把生产链条转移至这些国家的企业,或将面临中间产品供求脱节等风险。

从表面上看,一部分新兴国家因为美国贸易分流而获益,但小部分的贸易分流难以抵消整体贸易放缓带来的冲击。2019年第1季度,美国来自亚洲部分国家的进口出现较大增长,其中来自越南的进口增长幅度最大,高达40%,贸易转移现象明显。但是,2019年第1季度亚洲各国的出口整体出现收缩现象。可见,经贸摩擦越久,对全球价值链和贸易增长危害越大。

3.凝聚国内外合力,实现价值链分工跃升

光明智库:长期以来,中国以“世界工厂”的姿态嵌入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条之中。当前,要实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路在何方?

李钢:我国要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的跃升,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继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价值链上,中国在向中高端攀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障碍。现实中没有谁愿意将主导权让与他人,损失自身因垄断带来的超额利润。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诸如商用大飞机、5G等产业,已经不可能由某个国家独占,只能通过跨国、多国共同合作才能构建完整的链条。“另一条腿”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走自主创新之路。实际上,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可以将“中国标准”“中国设计”“中国制造”“中国服务”联为一体,建构一条自主掌控的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继而向全球铺展。

洪俊杰:中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仍然较高。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显示,在1992—2016年间,发达经济体向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中,中间品比例在多数年份均高于50%。美国通过极限施压的方式,妄图遏制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因此,中国要实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构建以创新和市场为核心的综合竞争新优势是关键。要发挥巨大的国内市场优势,巩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着力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国内统一市场,保证商品和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应逐一分析并列出“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以及攻关时间表,把核心技术抓在自己手里。

王瑞彬: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重中之重。从重出口转向进出口并重,挖掘国内外两个市场潜力,培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掌握核心技术是关键,须扭转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过高的被动局面,提高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科技领域竞争优势较强,在全球价值链上攀升潜力大。要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中“虚与实”的关系。实体经济仍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要防范和管控经济活动中出现的“脱实向虚”风险,大力推进工业现代化,提升高端制造业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参与服务业全球分工。随着我国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业继续扩大开放,其价值链攀升空间广阔,有助于我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4.承担起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历史使命

光明智库:全球价值链分工,必须建立在多边贸易体制的框架下。中国应怎样致力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担当起负责任大国的使命?

李钢:在“双边讲实力,多边讲道理”的现实环境下,美国单方挑起的中美经贸摩擦,是抛弃其一手建立起来的多边贸易体系的行为。中美经贸摩擦升级是在两个战场上展开的:第一个战场是中美双方比决心、比意志、比耐力,最终将靠实力和时间说话。中方在此问题上发表的两份白皮书已经作了最好的诠释。第二个战场是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建构在规则基础上的多边贸易体系。是按照协议规则继续良性合作竞争,还是重新回到“丛林法则、零和博弈”?中国是世界和平坚定的维护者,也是现有世界体系和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尽管规则并不完善,甚至还有不少不合理的方面,但作为后起的世界贸易大国,中国获得了巨大发展,也履行了自身义务并承担了相应责任。中国必定承担起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历史使命,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还要以自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动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使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王瑞彬:以世贸组织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是经济全球化长期发展的重要成果及制度性基础。两年多来,美国从《巴黎气候协定》等一系列多边机制中“退群”,并长期以程序性手段阻碍世贸组织发挥争端解决等功能,要强制重构对其有利的“新游戏规则”。中国和其他国家一道,坚决反对这种逆全球化的做法,将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保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是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最有力支持。据世界银行统计,从2001年至今,全球经济增加值中约23%是由中国创造。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向多领域、纵深化拓展是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大幅缩减负面清单,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除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在广东、天津、浙江、河南等省市也相继成立自贸区,并开始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是重要抓手。中国推动多哈谈判和世贸组织改革,加快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自贸区谈判,先后提出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立场文件和正式建议文件,推动从四个具体行动领域改革世贸组织,使之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洪俊杰:本届美国政府对部分中国出口产品征收高关税,对欧盟施加一轮接一轮的钢铝、汽车关税,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胁迫加拿大配合美国的谈判方向,对盟友日本并未豁免钢铝关税,胁迫韩国重谈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美国的“关税大棒”打掉的不只是经济增长的百分点,更严重践踏和破坏了多边贸易体制。

对此,中国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以积极的态度支持WTO改革,注重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主张基于多边贸易体制解决国际贸易纠纷;另一方面,积极构建新的全球价值链,倡议推广价值链友好型国际经贸规则,促进全球经济实现包容性增长。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