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奥地利汉学家的中国情缘

发布时间:2019-08-20 09:36:29 |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焦授松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1975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中国的发展,汉学家,情缘

近日,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夏德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回顾了他与中国40多年的情缘,并展望中国未来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李夏德向记者娓娓道来。他从1973年开始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汉语,1974年则到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当时中国的情况、所处的国际关系环境和现在完全不同,那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国际局势复杂,中国积极应对战争威胁,希望用修建防空洞的方式在战时保护老百姓。他在北京读书的时候,马路上的车很少,晚上城市也很安静。除了北京,外国人去其他城市会受到一定限制,每当他们去一些小城市,很多人都会好奇地围上来。当时的罗湖(现深圳的一个区)只有5万人口,交通很不方便,他只能走路去香港。1975年,李夏德第一次到上海,那个时候的浦东是人民公社所在地,与现在的繁华都市完全不同。当时学校实行“开门办学”制度,外国留学生也可以参加劳动,他曾在“中国—阿尔巴尼亚人民公社”参加过劳动,在北京第二机械厂参加过“学工学农”劳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突破了人们当时的预期。李夏德说,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北京留学时,中国的交通不发达,他只能乘坐火车,当时北京只有一条地铁线,路面上都是自行车,现在中国的航空和高铁线路则都很发达,很多大城市的地铁交通线路四通八达,汽车就更多了。他表示,中国不仅养育着十几亿人口,还使七亿人口脱贫,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令李夏德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老百姓的思想和眼界得到了解放,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转变。借助微信等社交软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在北京留学时,如果想给父母打电话,他只能到长安街上的电话大楼报名,等待很久才能轮到,但是如今人们可以使用手机和微信交流,无论身处中国还是奥地利,都可以随时随地和其他国家的朋友联系。因此,现在奥中两国不仅在外交上联系更加密切,两国的人与人、机构和机构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了。40多年来,他经常到中国访问交流,过去一年去一两次,现在几乎每个月去一次。

作为一名汉学家,李夏德注意到国际汉学界对中国研究重点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前,欧洲的汉学主要以古代汉语、古典文学和哲学为主,对于现代汉语的研究是70年代之后才开始的,维也纳大学汉学系的研究重点就是现代汉语,同时包括古代汉语、古代历史和哲学。2000年以后,很多西方国家的汉学研究重点已经转向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研究。但他认为,如果想更好地研究中国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思想史以及哲学发展史,例如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如果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就无法真正认识和分析中国的发展情况。作为孔子学院的奥方院长,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把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展现给西方。

李夏德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在短短40年取得如此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得益于中国2000多年的发展和积淀。从秦汉以来,中国的儒家、道家等思想衍生并不断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底蕴。他在70年代就读过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认为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提法,保护集体利益和保护个人发展并不矛盾。他还提到,中国的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对世界各国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每个人都是自然中的一小部分,个人和国家对大自然负有责任。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应该在交流中加强对彼此历史文化的研究,建立起各个年龄段人群彼此交流的桥梁,尤其要特别注重青年人国际化视野的培养。

展望中国未来的发展,李夏德表示,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在环保、法治建设等领域既有机遇也存在挑战,相信中国政府有能力抓住机遇并应对好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未来中国将继续在联合国等平台上加强国际合作,携手各国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政府、高校和智库等将共同努力,分析解决国内问题的方案对策。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