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科技规划”的缘起
1952 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国营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已过半。在这一年的 9 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提出,要用 10—15 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53 年 2 月,他进一步强调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在 10 到 15 年或更多一点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及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 1954 年 2 月被中共中央七届四中全会批准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
按照总路线的要求,1954年国家计划委员会(简称“国家计委”)组织各部门制定“国民经济十五年计划(1953—1967 年)”,这也是政府建立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一项有力举措。中科院在 1954 年 5 月开始参与国民经济十五年计划的制定工作,拉开了尝试规划科学技术的序幕。
1955 年 1 月,中科院院长郭沫若的苏联顾问柯夫达(В.А.Ковда)建议中方组织规划全国科研工作,编制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中提出的最重要问题。随后,中科院向国务院领导报告柯夫达的建议,提出由国家计委、中科院、高等教育部(以下简称“高教部”)和其他有关部门组成“全国科学研究工作规划委员会”,以制定全国科学事业五年计划方案和十五年计划草案。同年 4 月 22 日,中央政治局讨论了中科院党组的报告,刘少奇副主席强调柯夫达的建议很重要,应责成国家计委、中科院和有关部门提出如何实现这些建议的意见,提交中央讨论解决。
中科院在 1955 年 9 月决定制定该院十五年发展远景计划。到 1956 年 2 月,在中科院院长的第二任苏联顾问拉扎连柯(Б.Р.Лазаренко)协助下,科学家参与制定出十五年发展远景计划初稿。同年 3 月,中科院学部和秘书处提出了《中国科学院 12 年内需要进行的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内容包括原子能、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系统、火箭、精密机械仪器、新材料、重要矿产资源等,涉及经济建设中带有综合性、关键性的重大理论与技术问题,以及蛋白质结构、生物合成等科学前沿问题。这项工作为国家制定“十二年科技规划”奠定了基础,中科院提出的大部分任务后来被国家规划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