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草书《毛泽东词 清平乐 六盘山》过眼录

发布时间:2019-12-10 16:13:38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王 罡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林散之,草书,六盘山,毛泽东,清平乐


草圣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字散之,号三痴,别号散耳、江上老人。有“诗书画三绝”之誉,尤其草书,被称为“草圣”。林散之祖籍安徽和县,生于南京江浦。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林散之3岁学书,32岁师从黄宾虹,37岁只身万里行,60岁开始专攻草书。林散之的草书瘦劲圆涩,璀璨华滋,偏正相依,飘逸天成。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瘦劲飘逸”的“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草书,脱帽三鞠躬。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之草书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 论怀素草书》、《毛泽东词 清平乐 六盘山》、《自作诗 论书一首》等。《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 


林散之草书《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 雅雨堂的镇宅之宝



林散之草书《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立轴,尺寸为100×33㎝,大约3平方尺。落款是“清平乐 六盘山,林散耳”。引首章是“大年”(朱文),名章是“林散之印”(白文)。长锋羊毫笔,宿墨,生宣纸。正文内容是: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9月中旬,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进入甘肃省南部,10月上旬,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又击退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当天下午,毛泽东登上六盘山,仰望远方,思绪万千,写下了这首名词《清平乐六盘山》,抒发了“长缨在手”,定能“缚住苍龙”的革命豪情。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创刊号。


林散之草书《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 (局部)


提到草书,人们就想到林散之,林散之是草圣。林散之的草书被称为“林体”,“林体”的特点是瘦劲圆涩,璀灿华滋。林散之创作草书,最喜欢的内容就是毛主席诗词,然而在“毛诗”中,《清平乐 六盘山》又是首选之一。这个内容的草书,我看过不少。江苏省美协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宋玉麟有一幅,扬州桑光沄有一幅,我自己也有一幅,都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作品,都是条幅,都是精品。

林散之创作草书重视用水,重视枯笔。从这幅草书的墨色变化来看,林散之是用蘸墨点水的方法分4次写完正文的。第一次蘸墨后,点水较少,从“天”写到“断”;第二次蘸墨点水后,从“南”写到“汉”;第三次蘸墨后,点水较多,从“屈”写到“缨”,“屈”字明显出现涨墨;第四次蘸墨点水后,从“在”写到“山”。作品单字以偏为正,偏正相倚,如“淡”与“望”、“南”与“飞”、“山”与“上”。线条流畅,墨色多变,如“汉”、“峰”、“龙”,还有“在手”、“何”,特别是“高”、“南”、“屈”,是这幅草书的书眼,墨色很浓,十分抢眼,看后令人难忘。整个作品笔走龙蛇,字字相连,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


林散之草书《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  (特写)



林散之草书《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特写)


草书《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是林散之在“文革”期间为上海市公检法军管会副主任季启文写的。2011年7月,季启文的儿子将这幅草书和另一幅林散之草书《指点江山》,还有两幅萧娴、两幅费新我、两幅黄养辉和一些小名头,一共17幅,带到上海,想卖给朵云轩。老板一看都是江苏名头,建议卖给南京十竹斋,并给他估价300,000元以上。几天后,季启文的儿子来到南京,十竹斋魏经理看后,告诉他送到夫子庙古玩城,那里有人收购。于是,季启文的儿子又坐出租车来到古玩城,突然暴雨倾盆,无法下车。他透过车窗,正好看到南京雅雨堂画廊的广告,就按广告牌上的电话号码与老板季平联系,结果这批作品以300,000元成交。

王罡与雅雨堂堂主季平(右)、收藏家张耀国(左)在欣赏林散之草书《毛泽东词 清乐 六盘山》  特邀摄影师池天亮 摄


我多次拜观这幅作品,最早是2011年11月,我在住处南京军区大院紫金新村别墅8号西,欣赏林散之草书《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2012年5月,这幅作品著录在我的专著《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一书,第179页,文物出版社。



图为林散之草书《毛泽东词 清平乐 六盘山》的出版物 特邀摄影师池天亮 摄

林散之草书《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现由南京雅雨堂堂主季平先生珍藏,是雅雨堂的镇宅之宝。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