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更高”推进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2020-05-26 14:15:04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作者:辛闻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意见,经济体制改革,保护严格,新冠,推进社会主义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再出发”深度解读(1)

主持人 周子勋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如何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中国经济时报特推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再出发”系列解读,期引导改革舆论、凝聚改革共识,深化新时代改革开放。

吹响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信号

中国经济时报: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过近30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央此时发布《意见》释放出何种信号?意义何在?

张占斌: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它的意义:一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21世纪的创新发展。这对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都有重大意义。二是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要坚决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努力建设更高标准的市场经济,努力建设更加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也向世界释放了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积极信号。三是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进行了明确,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了系统全面的安排。这样一份规格最高、内容最全面、部署最系统的指导性文件,对于促进我国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夏飞: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意见》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延续,释放出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明确信号。其重大意义在于:第一,坚定“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方向,回应和澄清“国进民退”的疑虑;第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市场化改革深化,有力应对全球化逆流和全球经济衰退等冲击;第三,促进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培育,完善内需体系和国内大循环,扩大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优势;第四,稳定各类市场主体预期和信心,进一步巩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长期趋势。

冯俏彬:一般认为,市场制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有效率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改革开放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斯。《意见》的发布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从国际来看,世界已经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治理格局面临重构,我们要向全世界昭示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决心。从国内来看,近年来中国经济处于增速下降过程之中,各方面问题与矛盾日渐突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又给中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值此之际,客观上需要以强有力的改革举措来明确方向、增强信心、改善预期、为全社会注入确定性。

汤铎铎:首先,《意见》具有明显的承继性和长期性。《意见》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改革路径一脉相承,尤其是对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具体化,内容更实更细,操作性更强。

其次,《意见》既有综合性,也有针对性。《意见》的论述宏大而全面,几乎涉及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和系统性。同时,《意见》也绝非毫无重点地泛泛而谈,而是有的放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期,《意见》提出的很多改革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抓住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经济发展阶段转向的基本特征。

国内外形势变化倒逼我国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经济时报:为什么要推进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面临哪些挑战?

张占斌:从国内外形势变化来分析,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十分必要。看国际形势,近年来特别是疫情暴发以来,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国际贸易摩擦成为常态。我国要积极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需要练好内功,做好自己的事,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更大的制度开放来与国际社会接轨,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看国内情况,在经济运行面临巨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大量中小微企业对保护产权、公平竞争有着强烈的期待。

当然,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怎样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再就是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健全执法司法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保障机制,全面建立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完善发展市场经济监督制度和监督机制。作为今年全国两会重要内容,即将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十分重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如何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和深化市场化改革互相促进,实现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这涉及到以更大的勇气和胸怀吸收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济制度经验和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加快国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这是很大的挑战。

夏飞: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但在深水区位置中阻力越来越大,《意见》出台将推动凝聚新共识,汇聚新力量,化解推进改革的难点;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增长方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意见》出台切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更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作出了更高的战略部署,《意见》的出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向更高起点、更高水平、更高目标迈进。

从当前我国面临的内外部挑战来看,也亟须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当前我国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市场发育不够成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明晰,市场激励不足、市场主体活力不强、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为严重。同时,全球经济大衰退、国际经贸活动大萎缩、地缘政治风险大幅增加等外部挑战也不容忽视。

冯俏彬:经济体制改革历来是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和主线。在改革的前半程,重点是构建各类市场主体,增强市场经济基本细胞的密度与活跃度,因此,各类企业改革是主线。这些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而且也大幅增强了中国国力。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诸多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摆上改革日程。由于这些体制机制问题是历经多年积累而成,且多牵涉思想认识、理论创新、利益调整等复杂问题,因此改革起来十分艰难,形成了所谓改革的“硬骨头”和“深水区”。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内部下行压力沉重,结构调整任重道远,迫切需要通过启动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释放出我国的改革红利和制度红利,为中国经济增加源源不断的动力。

汤铎铎: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在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社会获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更高要求。在旧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得到解决的同时,又会出现很多新的矛盾和问题。改革不能止步,经济社会发展也不会止步,只能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寻求动态平衡。

其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经济体不同程度地面临“高低不平”的问题,即高债务、高杠杆、高风险,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以及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这使得全球经济格局面临重大变革和调整,国际经济竞争加剧,全球产业链出现断裂和重组。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加深了固有矛盾,加速了调整进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我国亟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此才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举措亮点纷呈

中国经济时报: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到底要改什么?有哪些改革亮点值得关注和期待?

张占斌: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需要重点关注这几项改革:一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要在国有企业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推出一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举措,以达到在关键环节方面的制度创新,突破带动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推进。

二是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围绕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体制基础,全面完善产权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这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搞得好,就能够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三是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就是要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各种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配置、自由流淌,让市场更加有活力,提高配置效率。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土地、劳动、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领域的改革方向,必须把它落实好。

此外,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和民生保障制度也是未来需要格外关注的改革领域。

夏飞:我认为,有以下各方面的改革亮点值得期待和关注:第一,国企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结构调整。第二,在国企混改中探索将国有股权转化为优先股,减少国有股东的投票权并保障其收益权。第三,大幅放宽社会资本市场准入,特别是金融、医疗等重点区域开放。第四,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的“三权分立”,促进农村改革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第五,探索城市群内户口通迁和居住证互认制度,为城镇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第六,在国土空间规划约束下,推动土地复合开发和用途转换,缓解城镇化用地紧张。第七,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在重要领域适度超前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第八,健全重大改革特别授权机制,加大攻坚克难推进改革的力度。

冯俏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从来是、现在也仍然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大原则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意见》中列出了八个方面的改革,涵盖所有制、产权、公平竞争、要素市场化、宏观调控创新、财税金融科技等多个方面,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产权制度。《意见》指出,要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众所周知,明晰的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生了无数拥有合法大额产权的主体,对他们的保护能不能到位、能不能平等,一直是各方极为关注的问题。不仅如此,这还关系到对我国经济制度的预期与信心,以及更现实的投资与消费预期问题。中央在这个问题上有多次表态,《意见》则给出了对于公共产权和私有产权同等保护、公平对待的具体举措。

二是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等基本要素,能在多大范围内配置、如何配置,事关经济运行的最终绩效与可持续增长。《意见》指出这方面的工作重点,一方面是加快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使各类要素平等进入、公平交易、按市场原则配置,这是我国单一大市场的独特优势。发挥好这个优势,既有利于彰显中国经济韧性,也有利于增强我国新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加强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这意味着一些要素的供给方式、供给主体、价格形成机制等都要切实改革,真正反映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汤铎铎:《意见》从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夯实市场经济制度基础、完善要素市场体制机制、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和强化法治保障七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具体来看,对我感触比较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强调政策的实施机制和全面落实。第二,鼓励创新,不仅科技要创新,制度也要创新。《意见》全文27次提及创新,其中大多数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创新。第三,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意见》在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论述中,除了加快建设“一带一路”、自贸区和自由港,健全高水平开放政策保障机制以外,还重点强调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革和调整的当下,这一点尤为重要。第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比如强调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强调要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强调要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基本制度。这些改革举措不仅在当下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而且也应该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长期目标和依归。

注重强化改革落地见效是关键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新一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出台,下一步的重点在于怎样贯彻落实,从哪些方面来保证推动改革的不断深入?

张占斌:总体来说,就是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特别要注重强化改革落地见效,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具体而言,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过程,贯穿于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方案、推进改革实施等环节,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要健全改革推进机制。就是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要求纵深推进,在精准实施、精准落实上下苦功夫,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

三要完善改革的激励机制。要通过改革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强正向激励,避免逆向淘汰。特别是要强调建立健全改革的容错纠错机制,为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夏飞: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方案、推进改革实施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过程,确保改革方向的正确性。二是建立健全改革推进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精准实施,协同推进,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每个领域逐一盯住,抓落实。三是重视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和典型示范作用。充分发挥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基层先行先试作用,积累经验,加快推广;加强对改革典型案例的总结推广和宣传报道,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四是建立担当实干的用人机制。坚持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发挥勇于改革、善谋改革的干部的领导作用。

冯俏彬:我认为,《意见》对今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目标性的设计,导向清楚、方向正确。下一步要切实落实这些顶层改革,其中的重点在于做好、做对激励机制,真正调动基层和地方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积极性,不仅要给改革者最大限度的包容,而且还要给改革创新者充分的回报,我们从4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中学到的一个宝贵经验就是,只有始终保持源于需求端的不断刺激,才能形成经济增长、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另外,《意见》是一个宏大的方案,每一个方面都涉及很多具体领域和行业,操作上需要选准突破口,渐进深入。

汤铎铎:《意见》抓住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关键问题和主要矛盾,回应了社会关切,顺应了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趋势。下一步要有扎扎实实的实施机制,强调全面落实。

另外,未来在实施中可能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做好政策宣示和预期引导。很多好的政策不能落实,是因为前期的宣示和引导不足,不能让经济主体充分认识政策实施后的利弊得失,从而产生误解和抵触,影响政策推进。二是推进政策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域之间的差异较大,要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政策。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