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墨西哥尤卡坦自治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基础班师生在网课结束后相互点赞加油。
墨西哥尤卡坦自治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5月31日,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孔子学院中方教师正通过视频辅导当地学生准备“汉语桥”比赛。
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疫情防控期间,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古映珊居住在新西兰当地的一户家庭。家中8岁小姑娘伊娃也是孔子学院的学生。图为两人合影。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5月20日,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向玛琅国立大学校方捐赠防疫用品。
印尼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比课堂授课更忙了”“通过视频,我感受到了他们学习中文的热情与进步”……受疫情影响,很多孔子学院的教学整体转到线上。授课方式变了,不变的是人们学习汉语的热情以及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
法国ESCP欧洲商务孔子学院法方院长莱昂·劳鲁萨
实现教学资源的联动和最大化利用
本报驻法国记者 刘玲玲
“疫情虽然改变了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方式,但我们孔子学院的工作没有中断。大家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保障了疫情期间课程正常运转,无论是老师们的高效和专业,还是学生们的热情和认真,都让我感动和难忘。”法国ESCP欧洲商务孔子学院法方院长莱昂·劳鲁萨(中文名刘国坚)动情地说。
在线教汉语、普及防疫知识、线上批改作业和考试……孔子学院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莱昂·劳鲁萨更喜欢人们叫他的中文名刘国坚。在3月17日法国正式实施“封城”措施之前,孔院中方团队便提出通过试用线上教学工具准备网课,提前实现了汉语教学从线下到线上的顺利转换。
考虑到语言教学的互动性要求,孔院放弃了录播形式,采取远程视频系统上课,同时在线上课程中增加了一些文化类互动环节,通过视频、图片的形式介绍中国文化。老师还在课下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借助网络平台,老师也关注着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宣讲防疫知识。
对孔院学生来说,中文课已成为疫情期间他们的“快乐源泉”之一。孔院中方院长张敏介绍说,有两个班4月中旬已结课,但由于学生普遍认为网上课程质量高,主动要求增加课时,孔院应学生要求将课程延长到6月底。
“我们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在保护师生健康安全的情况下确保课程的连续性,实现‘停课不停学’。我们做到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功,同学们学习汉语充满热情。”刘国坚说,疫情防控中的我们改变了教学方式,也开始思考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扩大授课范围、丰富学习体验。刘国坚介绍说,目前孔院正在筹备一个名为《中国商务》的大规模线上课程,ESCP高等商学院欧洲6大校区都可以选修,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教学资源的联动和最大化利用。
让刘国坚难忘的,还有“共同抗疫”的信心和努力。今年2月,孔院与中国学生会合作举办了“支援武汉,共同抗击新冠病毒”的义演义卖筹款活动。学院部分师生共同录制了为武汉加油的视频。这一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参与,他们纷纷表达了对中国抗疫举措的信心、对中国人民的支持。而在法国疫情日益严峻时,孔院也收到了来自中国不同机构寄来的各种防疫物资,“雪中送炭”的情谊让刘国坚深深感动,“我们十分感谢中国朋友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这种支持是双向的,体现了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法中两国人民守望相助、共渡难关的深情厚谊”。
(本报巴黎电)
墨西哥尤卡坦自治大学孔子学院墨方院长阿鲁哈
学习汉语有助于赢得未来发展优势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 刘旭霞
“疫情防控期间,教师们保持密切沟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多彩的在线课堂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墨西哥尤卡坦自治大学孔子学院墨方院长安德烈斯·阿鲁哈说,这段时间,他经常鼓励学生们,越是在困境中,越要勇敢前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月16日,尤卡坦自治大学孔子学院正式停课,老师们立即就线上教学模式、教学材料等进行了讨论,最终商定使用钉钉课堂开展网络远程教学。学院教学主管努比亚老师很快整理出相关方案,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安排,并提出教学、测验、作业、考勤等各方面要求。孔子学院工作很快重新“步入正轨”,教学整体搬到了线上进行。
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余展涛介绍说:“有意思的是,孔子学院的少年班网络课程吸引了不少学生家长的参与,他们本来是陪着孩子学汉语,没想到一来二去也喜欢上了学汉语。”
尤卡坦自治大学孔子学院是疫情防控期间墨西哥唯一举办汉语“居家网络考试”的孔子学院。学生通过在线实时监考就可以完成考试。至今,这种形式的汉语水平考试已举办了4场。
6月1日,孔院通过网络直播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中国传统服饰”的汉语沙龙活动。从概述中国传统服饰,到讲解旗袍文化,再到线上教授学生手绘旗袍卡片等,讲座生动活泼,吸引了60余名墨西哥学生参加。大家纷纷感慨,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疫情防控期间的居家隔离生活,也为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目前,墨西哥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孔子学院已做好长期教学规划:一方面继续优化线上教学,建立学生课后练习数据库,利用线上资源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线上教学能力,保障教学质量,继续做好汉语沙龙、中国传统节日等各类线上文化活动和社交网络直播等。
尤卡坦自治大学孔子学院的师生们还参加了网络孔子学院“中文联盟”举办的共庆联合国第十一个中文日活动。学生们认真练习书写中国古诗词,并制作朗诵视频,表达携手战胜疫情的愿望。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几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墨西哥人相信汉语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发展中赢得优势,这也是学生们在疫情防控期间对汉语学习热情不减的重要原因。”阿鲁哈说。
(本报墨西哥城电)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新方院长吴家荣
汉语学习一天也未中断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陈效卫
“网络授课足不出户,看似轻松,实际上比课堂授课更忙了。”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孔子学院(简称坎大孔院)是新西兰南岛唯一一所孔子学院,为南岛100多所大、中小学及社区提供中文教学与文化活动服务。新方院长吴家荣表示,在线上教学中,老师在聊天区域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创造条件增加课堂互动。坎大孔院的汉语教学一天也未中断。
3月26日,新西兰因疫情“封国”后,坎大孔院同步进入远程教学模式。在停课前一周,坎大孔院对46名汉语教师和志愿者进行了系统培训。孔院中方院长余千华说,面对疫情,孔院为保持教学的持续性,作了充分的应对准备,除了教学不间断外,师生们还在微信群里交流线上学习经验,实时更新疫情信息,分享抗疫知识和经验。
“视频教学时,学生们听课、跟读、回答、做笔记都很认真。”志愿者杨柳谈到教学的感受说。
“我们喜欢中国文化,所以学习汉语的劲头不减。我们还从老师那里学到了防疫知识,真心感谢老师的付出!”孔院学生德茨瑞表示。
坎大孔院汉语教师志愿者古映珊居住在新西兰当地的一户家庭。家中8岁小姑娘伊娃也是孔子学院的学生。古映珊和伊娃一起做脸谱、剪纸、中国结,一起看中国电影、做运动、拼图、游戏……疫情之下的居家生活,伊娃不仅过得有滋有味,汉语水平也突飞猛进。
坎大孔院有个名为“茶舍”的汉语角,疫情之前,师生们中午在这里喝茶聊天、练习口语。新西兰“封城”后,“茶舍”也转到线上。第一周,大家聊疫情下生活,相互加油打气。此后,话题逐渐拓展到中国电视剧、城市游览等领域。孔院学生路易斯告诉记者,“茶舍”聊天已经成了课本之外了解中国的另一扇窗口。
志愿者申正楠告诉记者,班上71岁的学生艾伦特别喜欢中国书法,为准备“第十一届新西兰中文书法比赛”每天都在坚持练习。书法课因疫情中断后,艾伦希望继续学习。为此,班上成立了线上“说汉字和写汉字”小组,老师每天通过网络平台上传一个练习的汉字,然后讲解这个汉字的音、形、意等知识。学生们认真练习,书法作品进步很大。
(本报堪培拉电)
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孔子学院
学生诺济莫夫·乌麦德
参加“汉语桥”线上比赛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周翰博
“去年‘汉语桥’比赛获得亚军,当时我就下决心来年还要参加比赛,争取夺得冠军。”5月29日,来自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诺济莫夫·乌麦德参加了线上举行的“汉语桥”比赛杜尚别赛区预选赛,并与另外7名学生一起,晋级第十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塔吉克斯坦赛区总决赛。
中文演讲、汉语知识问答、才艺展示……来自塔吉克斯坦9所高校及教学点的26名学生参加了这场杜尚别赛区预选赛。
“5月21日,接到参赛通知后,我有些不安,毕竟疫情防控期间无法回学校,不可能接受老师的当面辅导,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谈起这次特殊的参赛经历,乌麦德告诉记者:“随即我给孔子学院的王雅茗老师打了电话,王老师觉察到我的顾虑,马上提醒我,别忘了自己的冠军梦,虽然疫情带来了一些困难,并非不能克服。”
乌麦德用了3天时间写好演讲稿,把精心录制的演讲视频发给王老师指导。王老师给他指出演讲视频中的错误,纠正语音语调。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段两分钟的视频,前后背诵了上百遍,每发一次视频,老师都认真提出改进的细节。”
王雅茗告诉记者:“对我提出的每条意见,吴诺(乌麦德的中文名)都虚心接受并立即改正。这段时间,虽然没能与当地学生面对面,但通过视频,我感受到了他们学习中文的热情与进步。”
同在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担任中方教师的花斌表示,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关闭,所有课程都在网上进行,“学生们仍然很努力,老师们比以前更忙了!”
自4月23日起,塔吉克斯坦孔院各教学点陆续停课。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孔子学院塔方院长卡西莫夫·法鲁赫最初担心网络费用高、速度慢等原因会影响学生上网课的可持续性,但一段时间过后,他发现网课深受学生们欢迎,效果很好。“老师们制作的课件、现代化的网络平台、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们很有吸引力。我们有热情奉献的老师、积极向上的学生,这是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
(本报努尔苏丹电)
印度尼西亚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
印尼方院长艾薇
线上文化课收获众多粉丝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徐 伟
玛琅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所在的东爪哇省是印尼疫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3月17日起,孔院把教学全部转为线上,不仅完成常规的语言课教学,而且为增强网络课程的互动性,还推出了武术、书法、古典舞、剪纸、中国结制作等一批文化课程。教师提前录制教学视频,学生预习,然后通过网络平台互动交流,如中方教师陈晞制作的一系列中国美食教学视频,在孔院师生和学生家长中收获了众多粉丝。
孔院印尼方院长艾薇表示,在确保师生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孔院开展了创造性的尝试,促进孔院师生良好互动和线上教学有序进行。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老师们共同商讨制订教学计划,交流在线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努力将疫情对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此外,孔院还充分利用网络孔子学院、中文联盟等在线平台,让印尼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海量学习资源。
在疫情期间,孔院建立了教师每日上报体温和身体状况的健康报备制度。孔院中方院长廖桂蓉积极寻求各方支持,及时筹备了充足的防疫物资,为老师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帮助印尼其他几所孔院联系采购所需物资。
玛琅国立大学为孔院老师们提供了很多帮助。艾薇代表校方向孔院赠送口罩等暖心礼包,并向孔院老师表达了关心和慰问,希望大家在印尼可以继续安心工作。孔院也向受疫情影响而留在学校的印尼学生和校方捐赠了生活和抗疫物资。印尼当地学生还专门给孔院的中方教师寄来小礼物,并写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感人话语。
(本报雅加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