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发布时间:2020-08-03 17:01:34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减贫,万善朝,中国革命,中国扶贫,世界经济

在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西南郊,农业专家龙春久(左)与育种站助理研究员瓦西姆·瓦希德在稻田里进行杂交水稻选种试验。

新华社记者 蒋 超摄


2015年以来,广西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不断补齐教育短板,贫困学生教育保障水平和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图为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东阳村小学一年级学生在跟随老师拼读汉语拼音。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摄

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依托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乡村旅馆,带动当地贫困群众通过旅游产业增收脱贫。图为桐梓县九坝镇山堡社区。

新华社记者 陶 亮摄

中国在扶贫脱贫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近年来,许多国际友好人士来到中国实地考察,调研中国减贫经验。本版今日起推出“国际人士见证中国决战脱贫攻坚”系列专版,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减贫历程

基层党组织带领当地人民摆脱贫困

(南非)索利·马派拉

我曾多次访问中国,在中国的扶贫调研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开展扶贫工作的目的是要让贫困地区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2018年12月,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的邀请,我访问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坛板坡村。当地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了脱贫,乡村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不少外出打工者返乡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带领农民摆脱贫困。这种成功的脱贫模式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消除贫困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使命。我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摆脱贫困》,书中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带领当地人民脱贫致富的鲜活经验,并强调了党员干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以及建设好农村党组织的重要性。这些经验非常宝贵,我把从书中学到的经验运用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在推进国内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中国也为非洲的减贫发展作出贡献。农业是非中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国农业专家到非洲传授杂交水稻技术,帮助一些非洲农村地区摆脱饥饿和贫困。随着南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化,中国在南非参与建设了许多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为当地工作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南非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非洲当地电力、港口、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发展。

疫情防控期间,中国支持非洲国家抗击疫情,提供防疫物资,分享防疫和治疗经验,派出医疗专家组实地指导防疫工作。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非要坚定不移携手抗击疫情,并表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愿率先惠及非洲国家。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各国携手,共同佑护人民生命和健康,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践行。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不仅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今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世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也影响了广大亚非拉国家。南非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同龄,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了中国的全面发展,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经验。

(作者为南非共产党第一副总书记,本报驻南非记者万宇采访整理)

让贫困人口共享发展成果

(巴基斯坦)卡西姆·苏里

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任务。如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使其参与国家发展进程并享受发展成果,是长久以来各国政府都在探索的重要问题。

2019年3月,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的邀请,我率团来到江西省婺源县学习当地的扶贫经验,希望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一行先后考察了紫阳镇瑶湾村和秋口镇官桥村两个基层扶贫示范点。当地风景秀美,政府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帮助民众致富。调研路上,畅通的道路和整齐的农田令人赞叹。在政府的大力投入和支持下,中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为当地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此外,中国政府对于农村教育问题的重视也让我印象深刻。通过教育扶贫让孩子们有学上,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为农村扶贫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在婺源县,我们还观摩了当地县委常委会会议,并同县委委员就基层党建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中国共产党对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等高度重视,通过合理的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优势,这些做法使我深受触动,对我所在的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也颇具借鉴意义。

中国扶贫事业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人民的勤奋拼搏。扶贫事业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持续性工作,离不开稳定的政策支持;也是一项综合性任务,需要推动教育、医疗和法治等社会各领域的共同进步。在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长期将扶贫事业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中国的扶贫经验是我们研究学习的重要参照。

过去几年间,中巴经济走廊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先行先试项目,有力推动了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农业已成为新的工作重点,这对巴基斯坦开展扶贫工作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巴基斯坦已引入中国的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技术,这些农业科技的引进将进一步推动巴农业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也对各国的扶贫工作构成了更大挑战。在危机中,贫困人口是极易受到影响的群体,需要各国政府格外关注。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强有力的抗疫措施成效显著,中国提供的诸多帮助和支持也更坚定了巴基斯坦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巴基斯坦将继续在发展、扶贫和抗疫等多方面向中国学习,尽快让人民的工作和生活重新步入正轨。

(作者为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高级领导人、国民议会副议长,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丁雪真采访整理)

小岗村折射中国减贫奇迹

(西班牙)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亚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对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尤为显著。疫情导致不少国家的经济状况恶化,或将使全球许多人返贫。目前,中国正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继续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减贫工作,为其他国家作出了表率。

自上世纪90年代末首次访问中国以来,我曾多次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考察安徽、重庆等地的扶贫项目,亲眼见证了这些地区的脱贫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带领中国人民与贫困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2018年,我来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参观考察。过去40年间,这个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序幕的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农业产出节节攀升,农民的生活也越过越好。当地政府对贫困户进行了重点帮扶,从政策、资金和技术等多层面予以支持,鼓励他们参与手工艺品的生产和旅游业等活动,拓宽其收入渠道。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乡村道路四通八达,推动了物流发展和商贸往来。此外,当地政府举办的扶贫农产品展销会也为农产品和手工艺品销售搭建了平台,有效促进了当地贫困人口增收,尽早实现脱贫。

小岗村是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将扶贫事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谱写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

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为扶贫工作奠定基础。同时,政府也可以灵活调动各种资源合力推动扶贫工作,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朝着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迈进,这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减贫实践也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合作。例如,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国际减贫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国家民众。

我相信,中国一定可以克服疫情影响,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期待中国可以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注入更多动力,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为西班牙共产党主席,本报驻西班牙记者姜波采访整理)

彰显执政为民的理念

(埃及)萨拉赫·阿兹利

我曾先后4次访问中国,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令人惊叹,尤其是中国扶贫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中国非常重视扶贫工作,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减贫进程明显提速。中国领导人擘画出扶贫的大政方针和宏观目标,并具体部署扶贫工作,制定各地区脱贫的详细任务、完成期限和相关措施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我曾访问过贵州省遵义市和湖南省的山区农村。这些成功脱贫的乡村山清水秀,看起来有些相似,但走过的脱贫路径却不尽相同。中国许多贫困地区能够充分把握扶贫政策的机遇和窗口,因地制宜,走差异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如今,这些地方旧貌换新颜,当地民众守护着绿水青山,过上了富裕的幸福生活。

遵义的脱贫故事让我记忆犹新。遵义是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但长期以来受自然、交通等因素的制约,一些贫困县、贫困村贫困程度比较深,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场之一。当地政府通过实施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具体措施帮助民众脱贫。

遵义是观察中国扶贫历程的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各地都在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据我了解,到2019年底,中国的贫困人口已减少到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也大幅降低。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扶贫事业的高度重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国仍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出台多项举措,举全国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认为,中国的扶贫实践不仅有助于国内贫困地区的民众脱贫致富,更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值得点赞。埃及和中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两国都肩负着消除贫困、实现国富民强和民族复兴的光荣任务。中国的扶贫方案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本和思路。例如,中国有力推动贫困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埃及可以学习借鉴这一做法,探索出一条适合埃及发展的脱贫致富道路。

(作者为埃及共产党总书记,本报驻埃及记者黄培昭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蔡华伟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