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如何重塑“一带一路”?

发布时间:2020-11-24 11:17:07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王庆凯 | 责任编辑:殷晓霞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金融论坛,高碳,疫情,新冠

(经济观察)后疫情时代,如何重塑“一带一路”?

中新社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王庆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走过七年历程,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沿线部分项目遭受冲击。

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何重启项目,如何建设一个绿色、合作、可持续的“一带一路”成为国际金融论坛第17届全球年会“2020丝路国际联盟大会——疫情后的‘一带一路’及其绿色发展”分论坛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国际金融论坛联合主席、韩国前总理韩升洙在论坛上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七年来,已成为全球化和互联互通的典范,人员和货物流动为沿线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收入,也让周围繁荣起来。

在丝路国际联盟联合主席、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看来,中国是首个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恢复的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借力中国经济复苏快速恢复本国经济发展。

阿罗约认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同进行了几十个可再生项目。这些项目对当地的可持续性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不可否认,正如丝路国际联盟联合主席、新西兰前总理希普利女士所言,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都因为这次疫情被重塑,进而也将影响到“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

希普利表示,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表现出的领导力,对于很多经济体都非常重要。“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应对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冲击,全球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各经济体需要协作采取一系列刺激政策。”

“‘一带一路’可能因为疫情被重塑。”国际金融论坛学术委员、西班牙对外银行原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直言,在疫情冲击下,中国和“一带一路”伙伴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受到严重冲击。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都会因为这次疫情被重塑。

疫情是一次冲击,但也是一个节点和起点。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健认为,疫情之后,“一带一路”应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在重启经贸往来的同时,也应采取积极、坚定的气候行动,构建一个绿色的“一带一路”。

张健认为,气候行动应该处于“一带一路”经济复苏举措的核心地位。“新冠疫情是我们面临的急迫危机,但气候变化则是人类面对的更长期、更深层次的危机。”

张健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要优化能源结构,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低碳基础设施,避免高碳锁定;建设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发展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等。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在日趋复杂多元的世界里为数不多有普遍共识的领域之一。”本次论坛主持人、中国新闻社经济部主任俞岚指出,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毋庸置疑,但绿色也是“昂贵的颜色”,如何让绿色发展在经济上更可行,是推进“一带一路”绿色转型从普遍共识到积极行动的关键因素。

在国际金融论坛联席首席经济学家、亚洲开发银行原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看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做到绿色转型,下一步要更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不能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要对环境保护进行立法,并且要强化环境保护的法规效力;同时,利用市场机制来保护环境,发展绿色金融、进行绿色投资。

或许从投资更能窥视重塑“一带一路”的方向。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投资机构,丝路基金总经理王燕之表示,基金下一步将主要从四个方面投资布局“一带一路”。

一是把投资和当地的需要、民生经济的改善结合起来;二是加大对新基建和数字经济领域的投资布局,为互联互通的建设提升空间和质量;三是关注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投资机会;四是关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机会。

“新冠病毒对人类来说是短期的灾难,人类面临更长期的隐患是气候变化导致的全球变暖。”在韩升洙看来,疫情之后,“一带一路”需要拓宽视野,把重点放在提升生态竞争力上,并且把生态可持续性和产业竞争力作为目标。(完)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