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物资源目录和2020年研究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2020-12-23 08:59:36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王振红 | 责任编辑:王振红

关键词:生物,资源,数据,疫情,中国科学院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王振红) 12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主办的“中国科学院生物资源目录发布暨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计划工作推进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生物资源目录》和《2020年中国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报告》在会上正式发布。

此次发布的《中国科学院生物资源目录》,由中国科学院战略生物资源计划信息中心汇集了中国科学院40个研究所73家生物资源库馆,超过735万份生物资源数据,包括生物标本、植物资源、生物遗传资源、实验动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资源,形成了完整的数据生态系统,目前,生物资源数据及相关成果全部通过网络信息门户向社会开放共享,有效地促进了生物资源数据的集成、共享以及对国家生物产业的支撑。此外,2020年,各个资源类型的相关资源及数据累计支撑发表2795篇科技论文,发表118部科研专著,支撑2336项相关科技项目,网络浏览量超过2500万次。

同时发布的《2020年中国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物资源领域的政策规划和发展态势,分析了中国生物资源领域的发展基础和建设与研究进展,对2019—2020年中国战略生物资源领域的研究及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近两年,我国在基因编辑、合成生物技术、微生物组学技术等基础和共性技术方面形成了雄厚的技术积累;在生物标本馆、植物园、生物遗传资源库、模式与特色动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资源和网络数据信息平台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建设进展;并在国际上牵头提出了微生物、干细胞等领域的一系列重要标准。截至2020年9月,中国研究人员在生物资源相关领域共发表论文567417篇,位列全球第2;在全球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学科排名前1%的研究机构中,我国共有220家机构入选,占全球入选机构总数的10.10%,居全球第2位。

据悉,中国科学院制定了“战略生物资源计划”,建立了“5+3+1”网络构架,即5个资源收集保藏平台:生物标本馆(植物馆)、植物园、生物遗传资源库、模式与特色动物实验平台、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3个资源评价与转化平台: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平台、天然化合物发现与评价转化平台、生物资源衍生库;建立战略生物资源信息中心,同时联合部门、行业、大学、企业和国际机构的相关力量,提升战略生物资源的“基础”与“服务”能力,对重要科研任务提供资源支撑、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撑,构建生物资源转化利用的顺畅途径,形成为生物产业提供技术和中间材料的系统解决方案,支撑国家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反思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围绕疫情的应对工作则凸显了病原微生物资源、实验动物资源、人类遗传资源等战略生物资源研究创新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同时,生物样本与生物信息学大数据的开放共享的需求也在扩大,未来,强化动物病原微生物监测、加强生物多样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样本交换与数字共享,建立国际生物库容量将成为生物资源领域研究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下一步,开展生物资源系统评价与挖掘利用的共性技术研发,针对性收集和系统评价国内外重要生物资源,形成一批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元件、新材料、新品种和新技术,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开放共享服务,是提升我国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的物质保障,是整合资源推动生物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的重要途径。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