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 (记者王振红)在当前我国出生人口、人口总量出现负增长和科技强国建设日益紧迫的背景下,科技拔尖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建议加强建设战略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体系。
张新民委员表示,一般来讲,人的脑结构、脑功能、智力、人格的发展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速率递减,人才越晚培养,越难成才。高等教育阶段培养拔尖人才为时已晚。比知识技能更重要的人格品质等更是在0-16岁形成并固定,大学阶段关爱不当,更容易引发拔尖人才的发展适应性问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儿童从4岁开始参加综合潜能测试,政府给予综合潜能前5%的儿童特殊教育的机会。
我国一些高中也开展了拔尖人才集中培养试点,主要以学业成绩和智力水平为筛选标准,很多家长不惜花大价钱买题提前训练,让孩子选拔成功。他认为,这种“贴标签、开小灶”的培养方式“急功近利”,对青少年的人格品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耗损,更有可能选拔的并非高潜能的战略人才。
张新民委员建议:
一是扩大学生学习空间、激发学生自主能力,在课堂教育之外,充分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层次的学习领域和具体内容。
二是强化战略人才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的培养。爱国科研信念是科技人才保持长期能动性的重要动力,应该尽早将这种信念根植于我国战略人才当中。
三是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普惠发展模式。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战略人才储备体系的建设应借鉴我国乒乓球领域的经验,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形成全国的共识和荣誉感以及高普及率。学校教育是基线,而非上限,知识的积累应融入国家发展大势中,将大中小学课程与前沿科技、基础科学原理紧密融合,由浅入深、由表现及原理进行一体化设计,让不同潜能的学生“吃饱、吃好”。
四是推动教育体系小中大一体化改革。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都应有战略人才培养和储备的概念,从小建立潜能人才库,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从小学开始,学校既有班的概念,也有“群”的概念,让高潜能学生随班就读的同时,允许分层教学、课余自学及深入辅导等。学校教育应作为一个基础平台融合更多的社会教育、校外实践,包括学农、游历、科研学徒、企业实践等。学校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博物馆、农场等建立共享教育中心,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本质和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