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成为甘肃对外交流新名片

发布时间:2021-12-21 14:38:44 | 来源:甘肃日报 | 作者:宜秀萍 | 责任编辑:叶开

关键词:中医药,甘肃

     (原标题:【我们的40年】中医药成为甘肃对外交流新名片)


    上世纪七十年代,跟随援外医疗队,甘肃中医药首次走进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医疗援助中,简便验廉的中医药征服了马国人民,并辐射传播到整个非洲大陆。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甘肃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几度发展,走出国门的步伐也不断加快。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本着“以文带医、以医带药、以药带商”的思路,我省多部门联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医药领域的深度合作,在当地掀起看中医、吃中药的热潮。如今,中医药已经成为甘肃对外交流的一张新名片。

    打开一扇窗

    1975年8月,按照国家援外医疗总体部署,我省开始向马达加斯加派遣援外医疗队,每两年轮换一批,至今共派出医疗队21批608人次。

    马国经济落后,医疗条件差,没有神经科、心脑血管科等专科医生和诊疗设备,同时,由于高盐、高糖饮食,马国人患高血压、糖尿病的特别多,由此引发的偏瘫病人也很多。针灸、火罐、推拿等中医技术正是治疗偏瘫症的强项。此外,当地人民大多极度贫穷,这些中医技术基本不用花钱,疗效又好,非常受欢迎。因此,从第一批医疗队开始,每一批队员里中医医生是必配的专业队员。

    “在马国,来找我做针灸治疗的病人特别多,比国内的还多。”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张洪涛回忆,2002年至2004年,他被选派到马国,执行援外医疗任务。两年间,张洪涛每天都要接诊几十、上百人。

    张掖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王毅曾两次赴马国开展医疗援助,并曾担任东方点点长。在马国,王毅成了全科医生,除了要动手术的,基本什么病都治。东方点有不少游客,随着中医针灸的名气远扬,王毅还接诊了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如扭伤、急性挫伤等,中医治疗效果非常好,无形中也宣传了中医文化。

    像张洪涛、王毅这样的优秀中医,在每批医疗队员中都十分抢眼。他们在为马国人民祛除病痛的同时,还手把手带教当地助手,不少马国助手由此学会了拔罐、推拿等简单的中医技术,有的还凭借这些本领开了诊所。

    “我们这批医疗队共有6名中医,是甘肃援外医疗史上中医队员最多的一批。”正在马国服务的第21批援马医疗队队长凌晓文介绍。

    43年不间断的援外医疗,在马国树立起中国医生的光辉形象,也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窗口。现在,马国上下都非常认可并接受中医药服务。在国内最普通不过的风油精,在马国却是可治疗多种疾病的“万金油”,除了防治蚊虫叮咬外,当地人还用于胃肠痉挛疼痛、牙疼、头疼、眩晕、汗臭、腋臭等症状,供不应求,备受欢迎。

    2015年,省卫计委依托医疗队所在的马达加斯加马义奇医院,建立了岐黄中医学院和岐黄中医中心,在开展中医药特色医疗服务的同时,系统开展中医药教育和培训工作,传承带教马国临床医师及实习学生,使之成为中医药文化在马达加斯加传播的重要基地。

    探出一条路

    改革开放,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为甘肃中医药走出国门带来了新的契机。

    2013年10月,乌克兰岐黄中医学院挂牌成立,这是我省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家岐黄中医学院。省卫计委分批次组织甘肃中医专家入驻岐黄中医学院,举办中医讲座,开展中医义诊活动,为当地中医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中医药教材和教学渠道;同时,邀请乌克兰中医爱好者来甘肃进修学习。此外,开设中医中心,运用疗效确切的中医技术和中医药产品对外开展诊疗服务;建立互访和磋商机制,优化中医药服务贸易海外政策环境,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