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年中国科技发展之路极不平凡,中国科学院 70 年的改革创新发展,是中国科技发展历史性跨越的精彩缩影和生动体现。面向未来,中国科技正在成为支撑引领国家创新发展和重塑全球创新格局的强大“中国动力”,我们已经“具备了从科技大国加速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9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9
中国现代科技体制的演变,历经体系初建、全面规划、体制改革、构建国家创新体系4个时期。通过回顾史实,探讨各时期科技体制的指导思想、目标与举措的变化。研究表明,有利于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中国科技体制的重要特征;国家发展的目标与需求、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与趋势,是中国科技体制演变的两种主要动力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5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5
新中国成立之初,科技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议题得到国家的重视。1957 年,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的成立标志着科技史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及研究队伍的职业化。在整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科技史学者主要开展学科史和专题史的研究。1978 年以来,科技史学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高校研究单元陆续成立,多种学术期刊问世,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国际化进程加快。同时,研究工作从古代延伸到近现代,从中国扩展到世界,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近年来,高校的科技史学科在不断调整,带来机遇和挑战。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9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9
中国科学院与新中国同时走过 70 年的发展历程。文章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中国科学院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的道路和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5 年)、“火车头”时期(1956—1966 年)、改革开放前 20年时期(1977—1997 年)、知识创新工程时期(1998—2010 年)和“率先行动”时期(2011年 至今)。70 年来,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展现了中国科学技术探索、改革、创新和发展的道路;面向未来,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深化改革,锐意进取。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5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5
青蒿素是从中国传统药物青蒿中提取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复方的应用为全球疟疾耐药性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作为全球疟疾治疗的首选药物,解除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病痛,因此在青蒿素研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屠呦呦成为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科学家。青蒿素的发现是在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完成的,是“523 任务”带动科研和学科发展的典型案例,是国家需要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的结果。回顾青蒿素研发的历史,考察在设备、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协作、多机构的优势整合而取得突破的经验,探讨社会、政治、文化与基础研究、开发应用之间的互动关系,从中汲取经验与教益。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9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9
文章回顾了中国航天技术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的发展概况,包括运载火箭的系列发展、科学卫星的研制与运行、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发射、通信卫星系列化发展、气象卫星系列化发展、遥感与资源卫星的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展、“嫦娥工程”进展,以及载人航天工程进展。简要总结了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8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8
文章回顾中国开展水稻和小麦的杂交育种工程,揭示农业科研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神圣使命。中国农业科研体制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促使农业科技进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作出巨大贡献。70 年来,中国培育了一大批稻、麦新品种,实现了作物矮秆化、杂交化、优质化的 3 次跨越,完成了 6 次新品种更新换代。此外,在稻、麦高产栽培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创新性技术成果,推动了中国粮食生产的跨越式进步。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8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8
1952 年 7 月,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宣告正式成立前夕,已被任命为首任所长的华罗庚就新建数学研究所的战略目标、方向任务及人才培养等作了就职报告。事实证明,这份重要的报告不仅成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建所纲领,而且绘就了一幅新中国数学发展的蓝图。文章根据新近整理的华罗庚所长就职报告的文稿,分析了该报告的要点及其对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事业的深远影响,特别是阐述了在共和国科技史的重要节点,中国科学院的数学家所展示的重大自主创新成果。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7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7
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务院在 1956 年主持制定《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规划制定过程中形成了“以任务带学科”的规划科技模式。“十二年科技规划”由 57 项任务构成,其中以原子弹、导弹、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学和远距离操纵为最紧要项目。为了制定和实施该规划,国家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等本国科技力量,同时借助了苏联的援助。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重大科技成就,提前完成“十二年科技规划”。这使我国补全了学科门类并拉近了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距离,对我国科技、国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7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7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基石。从 1955 年我国决定发展原子能,到 1970 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中国科学院承担了与核弹、导弹相关的大量配套科技任务,负责整个卫星系统的技术抓总,完成卫星本体的研制,并建立地面测控系统。中国科学院为我国“两弹一星”工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6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6
1951 年 4 月,北京市政府在“清华以南,海淀以东,京绥铁路以西,大泥湾以北”地带为中国科学院“保留相当发展用地”。1953 年 10月,中国科学院入主此地,这里从此有了“大名”——中关村。截至 1966 年,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 118 个,分布在北京的有 28 个,其中 22 个在中关村地区。1980 年 10 月,陈春先在此创立“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并拉开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序幕。1988 年 5月,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在“电子一条街”基础上诞生。1999 年 5月,国务院决定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从此,中关村超越了地域的概念,而成为高科技的象征符号。中关村的辉煌是与中国科学院的发展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6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9-09-11 09:54:26